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细胞核分子生物学(全彩色)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中医药院校教材
作者: 盛祖杭
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9787532395149
- 113623
- 0051157127-5
- 2008年
- 理学
- 生物学
- Q421
- 西医各专业
- 研究生
本书可作为神经生物学专业教师和有关科研人员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生物系和医学院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第一章 突触传递概述
第一节 神经元的形态特点
第二节 突触的基本结构及形成
第三节 突触传递模式
第四节 膜电位和突触传递
第五节 突触反应的整合
第六节 突触囊泡融合的分子机制
第七节 突触后受体介导的信号转换
■第二章 神经元突触的基本结构及形成
第一节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突触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突触的形成
■第三章 突触物质转运的细胞骨架系统
第一节 微管
第二节 肌动蛋白丝
第三节 神经丝
第四节 微管相关蛋白
第五节 神经元微管与肌动蛋白丝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神经元的物质转运
第一节 神经元蛋白质的靶向定位机制
第二节 神经元物质转运的分子马达系统
第三节 神经元的物质运输
第四节 分子马达与运输载体间的相互联系
第五节 轴质运输障碍与Alzheimer病
■第五章 突触蛋白的合成
第一节 神经元胞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 蛋白质在树突的局部合成
第三节 蛋白质在轴突中的局部合成
■第六章 神经递质
第一节 神经递质概况
第二节 神经递质化学
第三节 主要神经递质
■第七章 神经递质受体
第一节 离子通道型受体
第二节 代谢型神经递质受体
■第八章 神经元兴奋性产生的基础
第一节 离子通道
第二节 神经元膜电位和兴奋性的产生
■第九章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调节
第一节 神经递质的量子式释放和突触囊泡活动
第二节 突触囊泡融合及其调节的分子机制
■第十章 突触囊泡的再生循环途径——内吞
第一节 内吞:突触囊泡再生循环的关键环节
第二节 突触囊泡内吞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 clathrin依赖型内吞
第四节 “kiss-and-run”型内吞
第五节 刺激强度和钙离子信号调节内吞过程
■第十一章 突触后可塑性产生机制
第一节 突触后受体转运和突触可塑性
第二节 突触后支架蛋白和突触可塑性
第三节 树突棘的形态变化与突触可塑性
第四节 LTP和LTD的突触后表达
■第十二章 调节突触功能的信号转导系统
第一节 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及机制
第二节 神经元内调节突触传递的信号转导系统的特点及意义
第三节 突触传递的短时程调控
第四节 突触传递的长时程调控
■第十三章 突触前钙离子通道对突触传递的启动及调节
第一节 突触前钙离子通道
第二节 突触前钙离子通道与神经递质释放元件相互作用
第三节 Synprint位点对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性
第四节 SNARE蛋白对突触前钙离子通道的调节
■第十四章 神经胶质细胞对突触功能的调节
第一节 胶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第二节 神经元的活动影响胶质细胞
第三节 胶质细胞递质和神经元递质间相互作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