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授权确权的司法审查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实务书系
作者: 陈锦川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9787509356210
- 97086
- 2014年9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D923.434
陈锦川主编的这本《商标授权确权的司法审查》既立足于原商标法施行期间的审理实践,又兼具一定的前瞻性,结合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最新修订进行了对比解析,能够为新商标法的适用提供指引。
除理论探讨之外,本书还对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意见和相应分析,体现了商标授权确权司法审查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本书对全国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均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案件类型
二、审理分工
第二节 法律规定
一、实体规定
二、程序规定
第二章 公序良俗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含义
二、立法沿革
三、具体规定
第二节 “国”字商标
一、含“中国”字样的商标
二、“国”字商标
第三节 欺骗性
一、公众受到欺骗
二、不致引人误解
三、欺骗性与不良影响
第四节 不良影响
一、概述
二、“有其他不良影响”的适用规则
三、不适用“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情形
第五节 不正当手段
一、概述
二、适用时段
三、适用条件
四、其他问题
第三章 显著特征
第一节 概述
一、识别作用
二、不同层次
第二节 判断标准
一、不同于独创性
二、固有显著特征
三、获得显著特征
第三节 特殊标志
一、通用名称
二、描述性标志
三、广告语
第四章 立体商标
第一节 分类与概念
一、分类
二、概念
第二节 注册条件
一、非功能性
二、显著特征
第三节 非功能性
一、制度价值
二、类型与实践
三、与显著特征的关系
第四节 显著特征
一、概述
二、商品本身的外形
三、商品包装、容器外形
第五章 地理名称
第一节 地名
一、立法沿革
二、地名的含义
三、其他含义
四、扩张适用
五、与其他规定的关系
第二节 地理标志
一、概述
二、未注册地理标志
三、近似比对
第三节 景区名称
第六章 混淆之虞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商标、标志与商标标识
二、混淆之虞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混淆之虞的判断
一、推定
二、认定
第三节 商品类似
一、概述
二、《区分表》的作用
三、判断因素
第四节 商标近似
一、概述
二、标志近似的判断
三、参考其他因素的判断
四、延伸注册
第五节 共存
一、自愿共存
二、实际区分
第七章 驰名商标
第一节 概述
一、理论与实际
二、属性与本质
第二节 认定原则
一、事实认定
二、被动认定
三、个案认定
四、按需认定
第三节 认定标准
一、判断主体:相关公众还是社会公众?
二、地域范围:请求保护国还是原属国?
三、知名程度:知悉还是美誉?
四、举证责任与证明标准
第四节 法律适用
一、翻译、复制或者摹仿与近似
二、保护要件的适用顺序
三、已注册驰名商标在类似商品上的保护
四、混淆与误导
五、跨类别的保护范围
第八章 在先权益
第一节 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一、对“在先权利”的理解
二、姓名权
三、著作权
四、企业名称/商号
五、专利权
六、其他权益
第二节 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一、不正当手段的认定
二、商标使用行为的认定
三、有一定影响的认定
四、影响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因素
五、注册商标作为未注册商标保护的特殊情形
第三节 被代理人、被代表人的未注册商标
一、代理人、代表人的范围
二、适用范围
三、间接认定代理关系或者代表关系的几种情形
四、单纯的商品买卖行为
五、代理关系的举证责任
六、代理、代表之外的特殊关系
第九章 商标使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核心作用
二、立法意图
第二节 使用
一、商标使用的基本含义
二、商标使用的主体、形式和对象
第三节 效力
一、连续三年不使用和通用化的后果
二、连续三年不使用而撤销商标注册的补救
三、连续三年不使用而不撤销商标注册的情形
第四节 证据
一、补充证据
二、常见证据
第十章 程序问题
第一节 共通问题
一、主体消灭
二、商标转让
三、诉讼证据
四、送达
五、评审合议组
六、个案与标准
七、诉讼终结
第二节 驳回复审程序
一、事实与证据
二、审理范围
三、情势变更
第三节 异议复审程序
一、吊销营业执照
二、异议复审范围
三、一事不再理
第四节 争议程序
一、争议申请人
二、五年争议期
三、注册商标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