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工程中的人因学 / 国家林业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者: 韩维生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9787503880926
- 94342
- 2016年1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F270.7
韩维生主编的《设计与工程中的人因学》围绕设计与工程中的人的因素,着重介绍人因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方法。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因学概论、人的信息加工、人体测量数据及其应用、工作负荷、家具设计、人机系统与工作场所设计、作业研究、物理环境设计、安全设计与工程、软人因。本书广泛融合了工作研究、设计心理学等人因学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入了近年来编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注重学科系统性、专业针对性,将基本理论与相关标准、案例分析相结合,并通过开放式思考与讨论题,培养学生应用人因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设计与工程中的人因学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家具与室内设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家具设计师及家具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及自学参考书。
前言
第1章 人因学概论
1.1 人因学的学科内涵
1.1.1 人因学的命名
1.1.2 人因学的定义
1.1.3 人因学的学科体系
1.2 人因学的起源与发展
1.2.1 验人因学
1.2.2 科学人因学
1.2.3 现代人因学
1.2.4 我国人因学的发展
1.3 人因学的研究方向与应用领域
1.3.1 人因学的研究方向
1.3.2 人因学的应用领域
1.4 人因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
1.4.1 人因学学科特点
1.4.2 人因学研究方法
1.4.3 基本研究决策和步骤
1.5 设计与工程中的人因学
1.5.1 家具与室内设计中的人因问题和要求
1.5.2 人因学在工业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5.3 近年来人因学在木材工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第2章 人的信息加工
2.1 概述
2.1.1 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1.2 人的信息加工模型
2.1.3 人的信息传递能力
2.2 信息输入
2.2.1 感觉及其特性
2.2.2 知觉及其特性
2.2.3 注意的特性、机制及表现
2.3 信息处理
2.3.1 神经系统的机能
2.3.2 记忆
2.3.3 思维
2.3.4 问题求解
2.4 信息输出
2.4.1 运动系统及其机能
2.4.2 人对刺激的反应特征
2.4.3 肢体的出力范围
2.4.4 动作灵活性
2.4.5 运动准确性
2.4.6 行为
2.5 信息加工调控
2.5.1 动机
2.5.2 情绪
2.5.3 个性
2.5.4 心理调适
第3章 人体测量数据及其应用
3.1 人体测量基本知识
3.1.1 人体测量概述
3.1.2 人体测量术语
3.1.3 常用仪器与主要方法
3.1.4 人体测量数据处理
3.2 常用人体测量数据
3.2.1 常用人体静态测量数据
3.2.2 常用人体动态测量数据
3.3 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
3.3.1 人体尺寸数据的应用原则
3.3.2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方法
3.3.3 身高的应用
第4章 工作负荷
4.1 人体能量代谢
4.1.1 体力劳动过程中人体能量消耗机理
4.1.2 人体的能量代谢
4.2 劳动生理变化特征与人的生物节律
4.2.1 劳动生理变化特征
4.2.2 人的生物节律
4.3 应激、工作负荷、劳动强度与疲劳
4.3.1 应激
4.3.2 工作负荷
4.3.3 劳动强度
4.3.4 疲劳机理与疲劳测定
4.4 提高作业能力,降低作业疲劳
4.4.1 作业能力
4.4.2 作业姿势的重要性
4.4.3 提高作业能力及降低疲劳的措施
第5章 家具设计
5.1 坐具设计
5.1.1 坐具设计的主要依据
5.1.2 坐具功能设计
5.1.3 坐具分类设计
5.2 卧具设计
5.2.1 人的睡眠规律与卧姿人体特性
5.2.2 床具功能设计
5.2.3 床的分类设计
5.3 准人体类家具的设计
5.3.1 准人体类家具与人的关系
5.3.2 准人体类家具的功能设计
5.3.3 常用桌台的主要尺寸和案例
5.4 建筑类家具的设计
5.4.1 柜类家具
5.4.2 架格
第6章 人机系统与工作场所设计
6.1 视听显示界面设计
6.1.1 视觉显示界面设计
6.1.2 听觉显示界面设计
6.2 手脚控制界面设计
6.2.1 控制器的类型、编码和设计要求
6.2.2 手工具与操纵器的设计
6.2.3 脚动控制器
6.3 显示与控制组合设计
6.3.1 控制-显示比
6.3.2 显示器与控制器的相合性
6.4 人机系统设计、分析与评价
6.4.1 人机系统设计
6.4.2 人机系统连接分析
6.4.3 人机系统评价
6.5 工作场所设计
6.5.1 作业岗位设计
6.5.2 作业空间设计
第7章 作业研究
7.1 概述
7.1.1 作业研究的基本概念
7.1.2 作业研究的基本目的
7.1.3 作业研究的主要步骤
7.1.4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辩证关系
7.2 方法研究
7.2.1 方法研究的内容、步骤、层次和基本方法
7.2.2 程序分析
7.2.3 操作分析
7.2.4 动作分析
7.3 作业测定
7.3.1 概述
7.3.2 工作抽样
7.3.3 秒表时间研究
7.3.4 标准资料法
7.3.5 作业测定主要方法比较
第8章 物理环境设计
8.1 微气候环境设计
8.1.1 微气候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8.1.2 人体对微气候条件的感受与评价
8.1.3 微气候环境对人机系统的影响
8.1.4 改善微气候环境的基本措施
8.2 光色环境设计
8.2.1 光的度量
8.2.2 照明的作用和影响
8.2.3 工作场地的照明设计
8.2.4 色彩
8.2.5 光环境评价方法
8.3 声环境设计与噪声控制
8.3.1 噪声的类型及其对人的影响
8.3.2 声音的度量
8.3.3 噪声的评价指标
8.3.4 噪声的控制
8.4 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8.4.1 粉尘
8.4.2 化学性毒物
8.4.3 空气污染物的评价
8.4.4 室内通风换气
8.5 振动及其控制
8.5.1 人体的振动特性
8.5.2 振动的影响
8.5.3 振动的评价
8.5.4 振动控制的主要途径
8.6 电磁污染及其控制
8.6.1 电磁污染类型及其危害
8.6.2 防治电磁污染的主要措施
第9章 安全设计与工程
9.1 概述
9.1.1 人因学的安全观
9.1.2 安全性分析及其方法
9.2 事故成因分析
9.2.1 事故致因理论
9.2.2 事故的原因
9.3 事故控制与安全防范
9.3.1 危险识别与可靠性分析
9.3.2 事故控制基本思路和基本对策
9.3.3 事故控制与安全防范的措施
9.4 无障碍设计
9.4.1 概述
9.4.2 儿童产品设计
9.4.3 针对老年人需求的设计
9.4.4 针对残疾人需求的设计和通用设计
第10章 软人因
10.1 概述
10.1.1 软人因的概念
10.1.2 软人因的发展基础
10.2 软设计
10.2.1 软设计的概念
10.2.2 软设计的表现
10.3 慢设计
10.3.1 慢设计的概念
10.3.2 慢设计的方法
10.4 情感化设计
10.4.1 设计情感
10.4.2 情感设计
10.5 人性化设计
10.5.1 人性化设计观念
10.5.2 人性化设计观念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0.5.3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可用性设计)
10.5.4 人性化设计方法探微
1O.6 感性工学
10.6.1 概述
10.6.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附录A 标准正态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