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出版社:南开大学

以下为《认知语言学:批判与应用》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南开大学
  • 9787310046492
  • 90400
  • 2014年10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H0-05
内容简介

  赵彦春著的《认知语言学——批判与应用》以批评的视角详细论述了近些年十分流行的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的哲学思想及其应用,厘清了自索绪尔以来的各个语言学流派的主要观点。本书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不局限于具体的“专业”,而是以人类知识为背景,以科学所要求的逻辑为底色,努力在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对认知语言学进行系统定位和纵深挖掘,从而充分吸收它所揭示的认知因素和功用价值,以期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廓清,并打破经验与理性之间本不应该存在的对垒。全书立论基础扎实,有论有据,创新程度高,对学科创新的科研方法有指导性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对认知革命的深层关注


 1.0 绪论


 1.1 人类认知观照下的认知语言学


  1.1.1 语言——大言与小言的统一


  1.1.2 认知语言学——认知画面的前景


 1.2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渊源


  1.2.1 语言与认知的传统探索


  1.2.2 认知重新进入语言研究视野


  1.2.3 认知语言学的最终形成


 1.3 认知语言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


  1.3.1 对认知语言学学理基础的再认识


  1.3.2 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命题和概念


  1.3.3 句法语义的关系——对认知语法的逻辑探寻


 1.4 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定位的思考


第二章 语言能力——认知因素的协同


 2.0 绪论


 2.1 隐喻能力及相关能力的界定


 2.2 处于有限无限之间的语言能力


 2.3 语言能力的内在性体现


  2.3.1 体现于语义三角的词汇能力


  2.3.2 语言能力的机制性体现


 2.4 语言学习障碍的清除


  2.4.1 语言迁移问题及化解


  2.4.2 石化现象问题及化解


  2.4.3 语据呈现方式的革新


  2.4.3.1 引入隐喻机制


  2.4.3.2 引入隐喻式创造性思维


  2.4.3.3 引入隐喻的形象化效应


第三章 两种范畴观的对立及作用范围


 3.0 绪论


 3.1 范畴与范畴的争议


  3.1.1 两种范畴观的龃龉


  3.1.2 分类的动物与构拟的世界


  3.1.3 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范畴


  3.1.4 范畴的实质和范畴化含义


 3.2 范畴的本质与现象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超拔


  3.2.1.1 本质之于范畴


  3.2.1.2 思维的范畴而非感知的范畴


  3.2.1.3 边界的确定性和成员的平等性


  3.2.2 原型范畴理论的渊源及局限


  3.2.2.1 家族相似性问题


  3.2.2.2 原型理论问题


 3.3 范畴理论关键词阐释


  3.3.1 所谓“明晰”与“模糊”


  3.3.2 所谓“连续体”


 3.4 范畴化的深层分析及是非之断


  3.4.1 “簇模型”与范畴化问题


  3.4.2 “整数”扩展与范畴化


  3.4.3 范畴的根本问题


  3.4.3.1 原型与范畴的理论定位


第四章 非范畴化与隐喻问题


 4.0 绪论


  4.1 隐喻的普遍性与作用


  4.1.1 隐喻与隐喻机制在语言中的定位


  4.1.2 隐喻与明喻、转喻等辞格的归并


 4.2 西方隐喻研究史回顾


  4.2.1 从“修辞”到“认知”


  4.2.2 对隐喻定义的评述


 4.3 对隐喻本质的再思考


  4.3.1 对传统隐喻实质观的质疑


  4.3.2 替代理论问题


  4.3.3 比较理论问题


  4.3.4 “替代论”与“比较论”所涉及的范畴问题


  4.3.5 互动理论问题


 4.4 认知范式中的隐喻


  4.4.1 隐喻与认知的关系


  4.4.2 隐喻的认知模式


  4.4.3 隐喻的时空映现


  4.4.4 隐喻的概念一词汇化过程


  4.4.5 语法隐喻中的隐喻


 4.5 隐喻的认知功能


  4.5.1 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


  4.5.2 人类组织经验的认知工具


  4.5.3 认识事物的新视角


  4.5.4 隐喻的类推说理功能


 4.6 隐喻与词义变化


 4.7 隐喻研究及其在语言体系中的定位


第五章 理据与无理据的张力


 5.0 绪论


 5.1 语言的“波粒二象性”


 5.2 理据性问题


  5.2.1 语音理据


  5.2.2 词法理据


  5.2.3 语义理据


  5.2.4 像似性之于理据性


  5.2.5 雅各布森对像似性的错误论证


 5.3 任意性问题


  5.3.1 对任意性问题的回顾


  5.3.1.1 任意性的认识论基础


  5.3.1.2 任意性的方法论内涵


  5.3.1.3 对任意性问题的系统评价


  5.3.2 任意与像似的辩证


  5.3.3 符号任意性——以语言系统作参照


 5.4 词汇——语义网络背后的理据


  5.4.1 理据——词源语义学的根据


  5.4.2 理据的连接功能——从“打”说起


  5.4.3 理据与语义结构


  5.4.3.1 理据与义项网络


  5.4.3.2 “基本义”——义项扩展的起点


  5.3.3.3 义项的扩展路径与网络


  5.4.4 词汇——语义网络


 5.5 理据研究的现实意义


 5.6 理据,任意二象性概括性评述


第六章 语言范璃卜语言系统中的单位与纫l阶


 6.0 绪论


 6.1 基于范畴的语言系统


 6.2 对词义不同层面的关照


  6.2.1 划定词位的必要性


  6.2.2 义位在语言共时系统中的确定


 6.3 语义组合原则问题


  6.3.1 对组合原则界定问题的辩正


  6.3.2 泰勒对隐喻式概念一词汇化的忽视


  6.3.3 对语言修辞用法和语用解读的分析


  6.3.4 非组合性的虚妄性


  6.3.5 对整合观的理论判定


 6.4 语言范畴的词典学应用


  6.4.1 基本范畴的词典学处理


  6.4.2 词典对词义两个层面的兼顾


第七章 对词义的认知处理


 7.0 绪论


 7.1 认知语言学参照下的语义问题


  7.1.1 不同方法论对意义的不同把握


  7.1.2 词义与词典释义的对接


  7.1.3 认知结构对于词典编纂的意义


  7.1.3.1 “框架”的界定与理论定位


  7.1.3.2 “框架”的分类及“框架”对词义的制约和调节


 7.2 对百科知识的关照


 7.3 认知意义对认知词典学的启发


  7.3.1 语言框架和语言意义


  7.3.2 语言框架的内部结构


  7.3.3 认知意义与语言意义的张力


 7.4 词典释义新框架及其内部结构


  7.4.1 范畴与词典释义问题


  7.4.2 词典释义的语义学根据


  7.4.2.1 词典释义及相关参数


  7.4.2.2 词典释义的不同类别


  7.4.3 动词配价及词典释义方法


 7.5 词典释义的现实性与理想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