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573999
  • 1-1
  • 87564
  • 45186928-3
  • 平装
  • 16开
  • 2017年6月
  • 365
  • 234
  • 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TN929.5
  • 电气信息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将详细介绍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几代移动通信的典型系统及应用。充分反映当前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移动通信行业的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  录前言第1 章 移动通信概述 11. 1 移动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11. 1. 1 移动通信的概念 11. 1. 2 移动通信的特点 11. 2 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21. 2. 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21. 2. 2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41. 2. 3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51. 3 移动通信的分类及工作方式 61. 3. 1 移动通信的分类 61. 3. 2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61. 4 移动通信采用的基本技术 81. 4. 1 调制技术 81. 4. 2 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81. 4. 3 多址方式 91. 4. 4 抗干扰措施 91. 4. 5 组网技术 91. 5 移动通信的典型应用系统 11思考与练习题 13第2 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及损耗模型 142. 1 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142. 1. 1 概况 142. 1. 2 电波传播方式 152. 1. 3 直射波传播 152. 1. 4 反射波传播 162. 1. 5 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172. 1. 6 障碍物的影响及绕射损耗 192. 2 移动无线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 212. 2. 1 移动信道的时变特性 212. 2. 2 移动环境的多径传播 222. 2. 3 多普勒频移 222. 3 描述多径衰落信道的主要参数 232. 3. 1 时延扩展 232. 3. 2 相关带宽 242. 4 阴影衰落 252. 5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252. 5. 1 电波传播的地形环境 252. 5. 2 奥村模型 272. 5. 3 Hata 模型 292. 5. 4 Hata 模型扩展 302. 5. 5 IMT 2000 模型 30思考与练习题 31第3 章 编码及调制技术 323. 1 信源编码概述 323. 1. 1 语音编码 333. 1. 2 语音编码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333. 1. 3 脉冲编码调制(PCM) 343. 1. 4 线性预测编码(LPC) 353. 1. 5 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 353. 2 信道编码概述 363. 2. 1 分组码 363. 2. 2 卷积码 383. 2. 3 交织编码 393. 2. 4 Turbo 码 403. 3 调制技术概述 413. 3. 1 移动通信对数字调制的要求 413. 3. 2 移动通信实用的调制技术 423. 4 线性调制技术 423. 4. 1 四相相移键控(QPSK) 423. 4. 2 交错四相相移键控(OQPSK) 443. 4. 3 π/4 QPSK 453. 4. 4 正交振幅调制(QAM) 473. 5 恒定包络调制技术 493. 5. 1 最小频移键控(MSK) 493. 5. 2 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 513. 6 扩频调制技术 543. 6. 1 扩频调制技术概述 543. 6. 2 PN 码序列 543. 6. 3 直接序列扩频(DS SS) 553. 6. 4 跳频扩频(FH SS) 56思考与练习题 57Ⅳ第4 章 抗信道衰落技术 584. 1 抗衰落技术概况 584. 2 分集技术及应用 584. 2. 1 分集的概念 584. 2. 2 分集的分类 594. 2. 3 分集的合并方式及性能 614. 2. 4 Rake 接收机 634. 3 均衡技术及应用 644. 3. 1 均衡原理 644. 3. 2 均衡的分类 654. 3. 3 线性均衡技术 654. 3. 4 非线性均衡技术 674. 3. 5 自适应均衡技术 684. 3. 6 均衡技术的应用 694. 4 智能天线技术及应用 704. 4. 1 智能天线技术概况 704. 4. 2 智能天线原理及分类 704. 4. 3 移动通信中智能天线的应用 72思考与练习题 74第5 章 组网技术 755. 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755. 2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 765. 2. 1 邻道干扰 765. 2. 2 同频干扰 765. 2. 3 互调干扰 785. 2. 4 阻塞干扰 795. 2. 5 近端对远端的干扰 795. 3 区域覆盖与信道配置 795. 3. 1 区域覆盖 795. 3. 2 信道配置 855. 4 多址接入技术 885. 4. 1 频分多址(FDMA) 885. 4. 2 时分多址(TDMA) 895. 4. 3 码分多址(CDMA) 935. 4. 4 空分多址(SDMA) 955. 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分析 955. 5. 1 FDMA 和TDMA 蜂窝系统容量 965. 5. 2 CDMA 蜂窝系统容量 975. 6 系统移动性管理 985. 6. 1 位置登记 995. 6. 2 越区切换 1005. 7 TD SCDMA/ GSM 混合组网 1025. 7. 1 TD SCDMA/ GSM 混合组网共站址研究 1035. 7. 2 TD SCDMA/ GSM 混合组网互干扰研究 1055. 7. 3 TD SCDMA/ GSM 混合组网互操作研究 105思考与练习题 106第6 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