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41011
  • 2版
  • 83564
  • 0043150429-9
  • 平装
  • 16开
  • 2014年7月
  • 255
  • 244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I0-03
  • 文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初版于1998年,期间重印近二十次;并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北京大学和全国多所高校使用。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编著的这本《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第2版)》保持原书特色,既强调真正合乎教学需要,也凸显比较文学学科的人文之道和对话精神。全书共六章:第一章,文学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第二章,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位;第三章,方法论:对话与问题意识;第四章,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第五章,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第六章,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疆界与融合。章末均附思考题,书末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大事记”及参考书目。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


  第二节  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精神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一、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


    二、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深入文化内层


    三、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


    四、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被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第二章  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位


  第一节  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学理依据


    一、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学科产生的学理依据


  第二节  发展中的定位与定位中的发展


    一、学科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当代历史文化语境对学科定位与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与定位的原则:动态平衡


第三章  方法论:对话与问题意识


  第一节  文学对话与比较文学方法论


    一、文学对话与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点


    二、文学对话与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视野


    三、文学对话的当代语境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文学对话中的历史联系


    一、文化过滤与文学关系研究


    二、事实联系与实证研究方法


    三、建立历史联系的一般模式


  第三节  文学对话中的逻辑关联


    一、文学性的优先地位


    二、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互动


    三、跨文化逻辑关联的价值与困扰


  第四节  文学对话的理论维度


    一、双向阐发:文学对话的深层意蕴


    二、交流理性与文学对话的理论意义


第四章  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一节  方法与范式的互动


  第二节  研究类型的建构与流变


  第三节  类型化研究的功能模式及其价值取向


  第四节  中国比较文学实践与阐发研究类型


  第五节  文化语境的转变与研究范式的重组


    一、理论进展与比较文学的回应


    二、理论)中击下的研究类型更新与发展


    三、新的文化语境与类型化研究的前景


第五章  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必然性


    一、“诗学”概念梳理


    二、理论对比较文学的重要性


    三、中西比较诗学的必然发展


  第二节  同异关系与二元互动:比较诗学的认识论前提


    一、共同的诗学问题


    二、不同的理论表述


    三、二元互动


    四、二元动态关系的扩展与演变


  第三节  跨文化阐释: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基础


    一、阐释: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特征


    二、跨文化阐释:比较诗学方法论的特异性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中国诗学文本阐释模式的特征


    一、内外互动互制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三、本文与互文


第六章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疆界与融合


    一、学科创构与整合张力


    二、历史命名与实践悖论


    三、学术重构与价值超越


结语  面对新世纪的比较文学


附录一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大事记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1998年初版后记


第二版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