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实验3.分析检测与表征(石志红)(第二版)
¥32.00定价
作者: 石志红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51350
- 80900
- 2016年1月
- 本科化学
- 未分类
- 本科化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基础化学实验3分析检测与表征》第2版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系列教材中的一个分册。将化学分析实验与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在保持第一版基本格局的前提下,主要修订内容如下:重新审定了全部实验,修正了第一版中的不妥之处;仪器设备更新换代之后,相应的仪器操作步骤和实验内容均作了调整;大部分章节增加了新的实验项目;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在补充了新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单独设立了一章;增加了第13章即计算机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增设了附录以便于读者查找相关数据。
《基础化学实验3分析检测与表征》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应化、材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农林、师范院校等相关专业学生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校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基础化学实验3分析检测与表征》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应化、材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农林、师范院校等相关专业学生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校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酸碱滴定法
实验1-1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实验
实验1-2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1-3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实验1-4 混合碱的含量测定
实验1-5 硫酸铵肥料中含氮量的测定
实验1-6 食用植物油酸值的测定
第2章 络合滴定法
实验2-1 水的总硬度测定及水中钙、镁含量的分别测定
实验2-2 铋、铅混合液中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2-3 络合滴定法测定蛋壳中的Ca、Mg含量
实验2-4 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
第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实验3-1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
实验3-2 高锰酸钾法测定水的化学耗氧?
实验3-3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实验3-4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3-5 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
实验3-6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含量
实验3-7 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性酚
第4章 沉淀滴定法
实验4-1 莫尔法测定生理盐水中NaCl含量
实验4-2 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有机溶剂包覆法隔离氯化银沉淀)
实验4-3 佛尔哈德法测定调味品中氯化钠的含量(氯化银沉淀过滤法
实验4-4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法扬司法)
第5章 重量分析法
实验5-1 硫酸钡晶形沉淀重量法测定二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
实验5-2 微波干燥恒重法测定BaCl2·2H2O中钡含量
第6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实验6-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铁含量
实验6-2 水杨酸溶液紫外吸收光谱的绘制及摩尔吸光系数的测算
实验6-3 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测定硝酸铬的含量
实验6-4 硝酸钴和硝酸铬混合溶液的光度法测定
实验6-5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亚硝态氮
实验6-6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锌
第7章 分子荧光光谱法
实验7-1 奎宁的荧光特性和含量测定
实验7-2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
实验7-3 以8-羟基喹啉为络合剂荧光法测定铝
实验7-4 荧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实验7-5 荧光法测定水果中总抗坏血酸含量
第8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实验8-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
实验8-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铜含量
实验8-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中锌的含量
实验8-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钴
实验8-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物中的铁、镁、锰
实验8-6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的镉
实验8-7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饮料中的锗
实验8-8 钢中铬、铜、锰、镍、钛的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
实验8-9 ICP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镉
第9章 电化学分析法
实验9-1 电导池常数的测定及水纯度测定
实验9-2 pH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合碱
实验9-3 电位法测定饮用水中氟离子
实验9-4 离子计法测定水样中钾的含量
实验9-5 库仑滴定法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砷
实验9-6 极谱法测定水中的锌
实验9-7 示波极谱法测定血中铅含量
实验9-8 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
第10章 分离分析法
实验10-1 薄层色谱法分离偶氮苯和对硝基苯胺
实验10-2 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药材
实验10-3 薄层色谱法测定谷物中赭曲霉毒素
实验10-4 气相色谱填充柱的制备
实验10-5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和色谱柱效的测定
实验10-6 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实验10-7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的含量
实验10-8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
实验10-9 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
实验10-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米中芦丁的含量
实验10-11 大黄中蒽醌苷元类化合物的测定
实验10-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肉中己烯雌酚含量
实验10-13 植物油中游离棉酚的测定
实验10-14 饲料中二甲硝咪唑的测定
实验10-15 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雷贝拉唑和多潘立酮
实验10-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实验10-17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蜂蜜中苯酚残留量
实验10-18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阴离子
实验10-19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实验10-20 饮用水中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
实验10-21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制剂中的褪黑激素
第11章 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
实验11-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塑料制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实验1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多氯联苯
实验11-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实验11-4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
实验11-5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实验11-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
实验11-7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
第12章 其他结构鉴定和表征方法
实验12-1 苯甲酸红外光谱解析
实验12-2 薄膜法测定聚苯乙烯的红外吸收光谱
实验12-3 合成橡胶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测定
实验12-4 圆二色光谱法研究牛血清蛋白与维生素B12作用后的构象变化
实验12-5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乙酰乙酸乙酯互变异构体
实验12-6 乙酰苯胺碳氢氮元素分析
实验12-7 SiO2自然氧化层超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实验12-8 X射线衍射光谱法进行多晶体物相分析
第13章 计算机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13-1 Origin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13-2 Microsoft Excel 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13-3 PeakMaster软件计算毛细管电泳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
实验13-4 DryLab软件在液相色谱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附录
附录一 分析实验室规则
附录二 实验室安全规则
附录三 常用酸碱指示剂(18~25℃)
附录四 酸碱混合指示剂
附录五 金属离子指示剂
附录六 氧化还原指示剂
附录七 吸附指示剂
附录八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九 常用浓酸、浓碱的密度和浓度
附录十 常用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条件与应用
附录十一 相对原子质量(Ar)表(IUPAC 1993年公布
附录十二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
附录十三 气相色谱常用固定液
附录十四 气相色谱中常用的载体(担体)
附录十五 液相色谱常用流动相的性质
附录十六 反相液相色谱常用固定相
实验1-1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实验
实验1-2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1-3 工业纯碱总碱度的测定
实验1-4 混合碱的含量测定
实验1-5 硫酸铵肥料中含氮量的测定
实验1-6 食用植物油酸值的测定
第2章 络合滴定法
实验2-1 水的总硬度测定及水中钙、镁含量的分别测定
实验2-2 铋、铅混合液中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2-3 络合滴定法测定蛋壳中的Ca、Mg含量
实验2-4 明矾中铝含量的测定
第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实验3-1 高锰酸钾法测定过氧化氢含量
实验3-2 高锰酸钾法测定水的化学耗氧?
实验3-3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
实验3-4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3-5 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
实验3-6 溴酸钾法测定苯酚含量
实验3-7 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性酚
第4章 沉淀滴定法
实验4-1 莫尔法测定生理盐水中NaCl含量
实验4-2 佛尔哈德法测定氯化物中氯含量(有机溶剂包覆法隔离氯化银沉淀)
实验4-3 佛尔哈德法测定调味品中氯化钠的含量(氯化银沉淀过滤法
实验4-4 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法扬司法)
第5章 重量分析法
实验5-1 硫酸钡晶形沉淀重量法测定二水合氯化钡中钡含量
实验5-2 微波干燥恒重法测定BaCl2·2H2O中钡含量
第6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实验6-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的铁含量
实验6-2 水杨酸溶液紫外吸收光谱的绘制及摩尔吸光系数的测算
实验6-3 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测定硝酸铬的含量
实验6-4 硝酸钴和硝酸铬混合溶液的光度法测定
实验6-5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亚硝态氮
实验6-6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锌
第7章 分子荧光光谱法
实验7-1 奎宁的荧光特性和含量测定
实验7-2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
实验7-3 以8-羟基喹啉为络合剂荧光法测定铝
实验7-4 荧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实验7-5 荧光法测定水果中总抗坏血酸含量
第8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实验8-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
实验8-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铜含量
实验8-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中锌的含量
实验8-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钴
实验8-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物中的铁、镁、锰
实验8-6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的镉
实验8-7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饮料中的锗
实验8-8 钢中铬、铜、锰、镍、钛的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
实验8-9 ICP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镉
第9章 电化学分析法
实验9-1 电导池常数的测定及水纯度测定
实验9-2 pH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合碱
实验9-3 电位法测定饮用水中氟离子
实验9-4 离子计法测定水样中钾的含量
实验9-5 库仑滴定法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砷
实验9-6 极谱法测定水中的锌
实验9-7 示波极谱法测定血中铅含量
实验9-8 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
第10章 分离分析法
实验10-1 薄层色谱法分离偶氮苯和对硝基苯胺
实验10-2 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药材
实验10-3 薄层色谱法测定谷物中赭曲霉毒素
实验10-4 气相色谱填充柱的制备
实验10-5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和色谱柱效的测定
实验10-6 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实验10-7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甘油的含量
实验10-8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
实验10-9 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
实验10-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米中芦丁的含量
实验10-11 大黄中蒽醌苷元类化合物的测定
实验10-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肉中己烯雌酚含量
实验10-13 植物油中游离棉酚的测定
实验10-14 饲料中二甲硝咪唑的测定
实验10-15 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雷贝拉唑和多潘立酮
实验10-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
实验10-17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蜂蜜中苯酚残留量
实验10-18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阴离子
实验10-19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实验10-20 饮用水中阴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
实验10-21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制剂中的褪黑激素
第11章 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
实验11-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塑料制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实验11-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纺织品中多氯联苯
实验11-3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实验11-4 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代谢产物
实验11-5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实验11-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
实验11-7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
第12章 其他结构鉴定和表征方法
实验12-1 苯甲酸红外光谱解析
实验12-2 薄膜法测定聚苯乙烯的红外吸收光谱
实验12-3 合成橡胶的红外和拉曼光谱测定
实验12-4 圆二色光谱法研究牛血清蛋白与维生素B12作用后的构象变化
实验12-5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乙酰乙酸乙酯互变异构体
实验12-6 乙酰苯胺碳氢氮元素分析
实验12-7 SiO2自然氧化层超薄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实验12-8 X射线衍射光谱法进行多晶体物相分析
第13章 计算机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13-1 Origin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13-2 Microsoft Excel 软件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实验13-3 PeakMaster软件计算毛细管电泳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
实验13-4 DryLab软件在液相色谱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附录
附录一 分析实验室规则
附录二 实验室安全规则
附录三 常用酸碱指示剂(18~25℃)
附录四 酸碱混合指示剂
附录五 金属离子指示剂
附录六 氧化还原指示剂
附录七 吸附指示剂
附录八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九 常用浓酸、浓碱的密度和浓度
附录十 常用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条件与应用
附录十一 相对原子质量(Ar)表(IUPAC 1993年公布
附录十二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
附录十三 气相色谱常用固定液
附录十四 气相色谱中常用的载体(担体)
附录十五 液相色谱常用流动相的性质
附录十六 反相液相色谱常用固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