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程学 / 普通高等教育汽车与交通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 王海林,彭樟林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9787503875021
- 77770
- 2014年8月
- 未分类
- 未分类
- U472.4
王海林、彭樟林主编的《汽车维修工程学(十二五高等)》结合现代汽车维修工艺和特点,从系统可靠性和故障两个方面阐述了汽车零部件损伤机理、故障模式及规律、维修工程和理论基础等,结合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全面介绍了汽车零件检验和分类以及修复方法、汽车总装和试验,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汽车维修作业及企业管理做了简要介绍。本教材注重现代汽车维修活动中已得到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基础理论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的应用;力求专业知识内容丰富、适应性强,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相关本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汽车维修工程的教学、科研、企业管理等人员的参考书。
前言
第l章 绪论
1.1 汽车维修服务概述
1.1.1 汽车维修服务
1.1.2 汽车维修服务的作用
1.1.3 国内外汽车维修业的历史及现状
1.1.4 汽车维修服务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汽车维修工程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汽车维修工程学概述
1.2.2 基于系统论观点的研究
1.2.3 基于控制论观点的研究
1.2.4 损伤过程的模拟分析
第2章 汽车维修理论基础
2.1 摩擦学基础
2.1.1 固体表面性质及接触面积
2.1.2 摩擦的定义和分类
2.2 汽车可靠性理论
2.2.1 汽车可靠性概述
2.2.2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2.2.3 汽车系统可靠性
2.3 汽车的故障及其规律
2.3.1 汽车故障概述
2.3.2 故障分类
2.3.3 寿命评价指标
2.3.4 常用寿命分布函数
2.3.5 汽车故障的基本规律
2.3.6 故障数据收集与统计处理
第3章 汽车维修性及其维修理论
3.1 汽车维修性与有效性
3.1.1 汽车维修性
3.1.2 维修时间分析
3.1.3 维修费用分析
3.1.4 影响维修性的主要因素
3.1.5 汽车有效性
3.2 维修方式及其策略演化
3.2.1 维修方式分类
3.2.2 维修策略的演化
3.3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
3.3.1 理论简介
3.3.2 RCM原理概要
3.3.3 RCM逻辑决断图
3.3.4 维修大纲制订要点
3.4 基于磨损规律与风险的维修理论
3.4.1 基于磨损规律的维修理论
3.4.2 基于风险的维修理论
3.5 维修方式的选择
3.5.1 选择原则
3.5.2 定期维修方式
3.5.3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与视情维修
3.5.4 定期维修与视情维修
3.5.5 基于未来投资的维修
3.5.6 绿色维修方法
第4章 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
4.1 概述
4.1.1 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念
4.1.2 汽车零部件失效的基本类型
4.1.3 汽车零部件失效的原因
4.2 汽车零件磨损
4.2.1 磨损的含义及分类
4.2.2 磨料磨损
4.2.3 黏着磨损
4.2.4 表面疲劳磨损
4.2.5 腐蚀磨损
4.2.6 典型零件磨损
4.2.7 影响汽车零件磨损的因素及磨损规律
4.3 汽车零件疲劳断裂
4.3.1 疲劳断裂失效的分类
4.3.2 疲劳断裂机理
4.3.3 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特征及其分析
4.3.4 提高汽车零件抗疲劳断裂的方法
4.4 汽车零件腐蚀
4.4.1 零件的腐蚀
4.4.2 零件的穴蚀
4.5 汽车零件变形
4.5.1 零件变形的基本概念
4.5.2 基础件变形对寿命的影响
4.5.3 零件变形的影响因素
4.6 其他失效
4.6.1 电子元器件的损伤
4.6.2 工程塑料的损伤
4.6.3 橡胶制品的损伤
第5章 汽车维护与维修作业
5.1 汽车维护作业流程及要求
5.1.1 汽车维护概念
5.1.2 作业流程
5.1.3 维护作业要点
5.1.4 维护作业安全
5.1.5 典型维护作业要求
5.2 汽车维护作业及技术
5.2.1 清洗作业
5.2.2 漆面护理
5.3 汽车维修工艺
5.3.1 汽车维修工艺规程
5.3.2 汽车维护工艺技术规范
第6章 汽车修理及修复方法
6.1 概述
6.1.1 汽车的维护类别及内容
6.1.2 汽车的修理类别及内容
6.1.3 汽车和总成的大修标志
6.1.4 汽车修理时机的选择
6.2 汽车修理工艺流程
6.2.1 汽车修理方法
6.2.2 汽车修理的作业组织
6.3 汽车的接收、清洗及解体
6.3.1 前台接待与外部清洗
6.3.2 拆卸解体与零件清洗
6.4 零件检验分类
6.4.1 汽车零件分类及检验内容
6.4.2 汽车零件隐蔽缺陷检验
6.4.3 汽车零件平衡性检验
6.5 零件修复方法
6.5.1 机械加工修复法
6.5.2 表面技术修复法
6.5.3 焊接修复法
6.5.4 胶黏修复法
6.5.5 修复方法选择
第7章 汽车典型零件和车身的修复
7.1 汽车修理方法简介
7.1.1 堆焊修理法
7.1.2 喷涂修理法
7.1.3 电镀修理法
7.1.4 胶黏修理法
7.1.5 激光熔焊技术
7.1.6 常温电阻冷熔技术
7.1.7 汽车零件修理特点
7.2 典型零部件修理方法
7.2.1 箱体类零件的修理
7.2.2 轴类零件的修理
7.2.3 孔类零件的修理
7.2.4 轴承类零件的修理
7.2.5 齿轮类零件的修理
7.2.6 盘类零件的修理
7.2.7 杆类零件的修理
7.3 车身修复与喷漆
7.3.1 车身结构及损伤形式
7.3.2 车身的校正
7.3.3 车身钣金件的修复
7.3.4 喷漆工艺
7.3.5 玻璃钢及塑料件修理
第8章 汽车主要总成及整车装配与调试
8.1 汽车总成装配原理与试验
8.1.1 总成及整车装配要求
8.1.2 典型装配原理与工艺
8.1.3 总成的磨合
8.1.4 性能检验
8.2 汽车总装与验收
8.2.1 汽车的总装
8.2.2 汽车修理的竣工验收
第9章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
9.1 汽车修理质量
9.1.1 汽车修理质量的评价指标
9.1.2 汽车修理质量的控制
9.2 汽车修理质量的评价
9.2.1 总成装配质量的评价
9.2.2 车身涂层的评价
9.3 汽车大修质量的评价
9.3.1 用单项指标评价汽车大修质量
9.3.2 用整体指标评价汽车大修质量
第10章 汽车维修生产与运作管理
10.1 生产与运作概述
10.1.1 生产系统
10.1.2 维修生产系统
10.1.3 企业生产与运作
10.2 汽车维修生产计划
10.2.1 生产计划概述
10.2.2 维修生产计划编制
10.3 汽车维修生产组织
10.3.1 劳动组织
10.3.2 汽车维修生产组织
10.3.3 生产现场管理
10.4 汽车维修资源管理
10.4.1 物质资源
10.4.2 人力资源
10.4.3 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