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第2版) / 全国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24.00定价
作者: 高树中
出版时间:2015年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9787532399093
- 75624
- 0051177091-9
- 2015年
- 医学
- 中医学
- R245
- 针灸、推拿
- 本科
内容简介
目录
上篇 总论第一章 针灸治疗总论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一、补虚泻实二、清热温寒三、治标治本四、三因制宜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一、疏通经络二、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三、调和阴阳第三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一、辨病二、辨证三、辨经第四节 针灸处方一、穴位的选择二、刺灸法的选择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三、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六、郄穴的临床应用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下篇 治疗各论第二章 头面躯体痛证第一节 头痛第二节 面痛第三节 落枕第四节 颈椎病第五节 漏肩风第六节 臂丛神经痛第七节 肘劳第八节 腰痛第九节 坐骨神经痛第十节 痹证第十一节 膝骨性关节炎第三章 内科病证第一节 中风[附]假性延髓麻痹第二节 眩晕[附1]贫血[附2]白细胞减少症第三节 高血压病[附]低血压第四节 面瘫第五节 痿证第六节 癫病第七节 狂病第八节 痫病第九节 震颤麻痹第十节 痴呆第十一节 郁证第十二节 不寐[附]嗜睡第十三节 心悸第十四节 感冒第十五节 咳嗽第十六节 哮喘第十七节 疟疾第十八节 胃痛[附]胃下垂第十九节 呕吐第二十节 呃逆第二十一节 腹痛第二十二节 泄泻第二十三节 痢疾第二十四节 便秘第二十五节 胁痛第二十六节 黄疸第二十七节 水肿第二十八节 癃闭第二十九节 淋证第三十节 尿失禁第三十一节 遗精第三十二节 阳痿[附]慢性前列腺炎第三十三节 阳强第三十四节 早泄第三十五节 男性不育症第三十六节 消渴第三十七节 瘿病第四章 妇儿科病证第一节 月经不调第二节 痛经第三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第四节 经闭第五节 崩漏第六节 绝经前后诸症第七节 带下病第八节 不孕症第九节 胎位不正第十节 妊娠恶阻第十一节 滞产第十二节 恶露不绝第十三节 缺乳第十四节 阴挺第十五节 阴痒第十六节 小儿惊风第十七节 疳证第十八节 遗尿第十九节 小儿脑瘫第二十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第五章 皮外伤科病证第一节 瘾疹第二节 蛇串疮第三节 痤疮第四节 斑秃第五节 神经性皮炎第六节 扁平疣第七节 疔疮第八节 丹毒第九节 腱鞘囊肿第十节 痄腮第十一节 乳痈第十二节 乳癖第十三节 肠痈第十四节 脱肛第十五节 痔疮第十六节 疝气第十七节 急性腰扭伤第十八节 急性踝关节扭伤第六章 五官科病证第一节 目赤肿痛第二节 麦粒肿第三节 眼险下垂第四节 眼睑晌动第五节 近视第六节 斜视第七节 视神经萎缩第八节 耳聋、耳鸣第九节 聍耳第十节 鼻渊第十一节 咽喉肿痛第十二节 牙痛第十三节 口疮第七章 急症第一节 晕厥第二节 虚脱第三节 高热第四节 抽搐第五节 内脏绞痛一、心绞痛二、胆绞痛三、肾绞痛第六节 出血症一、鼻衄二、咯血三、吐血四、便血五、尿血第八章 其他第一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第二节 戒断综合征一、戒烟综合征二、戒酒综合征三、戒毒综合征第三节 肥胖症第四节 衰老第五节 针灸美容一、雀斑二、黄褐斑附篇 参考资料第九章 子午流注针法与灵龟八法第一节 子午流注针法一、概述二、子午流注针法的起源和沿革三、子午流注针法的内容四、子午流注推算法第二节 灵龟八法一、概述二、灵龟八法的基本内容三、灵龟八法的临床运用[附]飞腾八法第十章 针灸临床研究进展一、神经系统及精神心理疾病二、呼吸系统疾病三、心血管系统疾病四、消化系统疾病五、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六、运动系统疾病七、内分泌系统疾病八、妇产科疾病九、皮肤科疾病十、五官科疾病十一、痛证十二,茸他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