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隐藏概论 /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系列丛书之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 陆哲明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243905
- 1-1
- 73666
- 0047151777-1
- 平装
- 16开
- 2014年11月
- 672
- 420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TP30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研究生、本科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信息安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
1.1 网络信息安全
1.1.1 网络时代和信息安全问题
1.1.2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1.2 信息隐藏的基本概念
1.2.1 信息隐藏的产生背景
1.2.2 信息隐藏的定义和相关术语
1.2.3 信息隐藏技术的特性和要求
1.3 信息隐藏的模型
1.3.1 囚徒模型
1.3.2 通用模型
1.3.3 通信模型
1.3.4 广义模型
1.3.5 不对称信息空间模型
1.4 信息隐藏的研究分支
1.4.1 隐写术
1.4.2 版权标记
1.4.3 隐蔽信道
1.4.4 阈下信道
1.4.5 低截获概率通信
1.4.6 匿名通信
1.5 信息隐藏技术的分类
1.5.1 按载体类型分类
1.5.2 按密钥对称性分类
1.5.3 按嵌入域分类
1.5.4 其他分类方式
1.6 信息隐藏技术的历史发展
1.6.1 古代信息隐藏技术
1.6.2 近代信息隐藏技术
1.6.3 现代数字信息隐藏技术
1.7 信息隐藏的应用领域
1.7.1 保密通信
1.7.2 版权保护和复制控制
1.7.3 数字指纹(盗版者/叛逆者追踪)
1.7.4 内容认证(真伪鉴别、完整性鉴别)
1.7.5 标注
1.7.6 其他应用
1.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隐写术
2.1 保密通信概述
2.1.1 基本概念和分类
2.1.2 基于经典密码术的保密通信
2.1.3 混沌保密通信
2.1.4 量子保密通信
2.1.5 基于隐写术的保密通信
2.2 隐写术的相关概念和分类
2.2.1 隐写术的基本概念
2.2.2 隐写术的分类
2.2.3 语义隐写术概述
2.2.4 技术隐写术概述
2.3 隐写系统的性能评价
2.3.1 透明性
2.3.2 秘密信息的正确恢复率(鲁棒性)
2.3.3 隐写容量
2.3.4 安全性
2.3.5 系统复杂度
2.4 基于文本载体的隐写术
2.4.1 引言
2.4.2 基于文档格式微调的隐写术
2.4.3 基于空格和标点符号的隐写术
2.4.4 基于字符特征的隐写术
2.4.5 基于自然语言的隐写术
2.4.6 基于变换域的隐写术
2.4.7 对比和总结
2.5 基于图像载体的隐写术
2.5.1 引言
2.5.2 空域隐写术
2.5.3 变换域隐写术
2.5.4 JPEG图像隐写术
2.6 基于音频载体的隐写术
2.6.1 引言
2.6.2 时域隐写方法
2.6.3 变换域隐写方法
2.6.4 压缩域隐写方法
2.7 基于视频载体的隐写术
2.7.1 引言
2.7.2 未压缩视频中的隐写
2.7.3 压缩视频中的隐写
2.7.4 分析与比较
2.8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数字水印技术
第4章 数字指纹技术
第5章 损信息隐藏技术
第6章 其他信息隐藏研究分支简介
第7章 隐写分析技术
第8章 数字水印攻击技术
第9章 信息隐藏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