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经济学基础》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293767
  • 1-1
  • 48954
  • 0063158430-7
  • 平装
  • 16开
  • 2012年9月
  • 492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F0
  • 经济管理
  • 专科、高职高专、师专
内容简介
俞林主编的《经济学基础》分为导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等内容。本书注重从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入手,系统、规范、实用地把经济学的理论与应用呈现出来,以适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实用教材的需要。
《经济学基础》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经济管理干部及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学概述/2


    一、经济的定义/2


    二、稀缺性与经济学的产生/3


    三、经济学的定义/7


    四、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9


  第二节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3


    一、微观经济学/13


    二、宏观经济学/15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6


  第三节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17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7


    二、实证分析的工具/18


  第四节  经济学十大原理/21


    一、人们如何作决策/21


    二、人们如何相互影响/23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26


  本章小结/28


  习题/29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33


  第一节  需求/34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34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35


    三、需求定理/37


    四、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37


  第二节  供给/38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38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函数/39


    三、供给定理/40


    四、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40


  第三节  均衡价格/41


    一、均衡价格的定义/41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42


    三、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43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45


  第四节  弹性理论/50


    一、弹性的含义/50


    二、需求价格弹性/51


    三、供给价格弹性/56


    四、需求交叉弹性/59


    五、需求收入弹性/59


    六、弹性理论的应用——税收的归宿/61


  本章小结/62


  习题/64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67


  第一节  效用与欲望/68


    一、需要与欲望/69


    二、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70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71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73


    一、基数效用理论/73


    二、消费者均衡/74


    三、消费者剩余/75


  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76


    一、序数效用理论/76


    二、无差异曲线/77


    三、预算线/80


    四、消费者均衡/82


  第四节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83


    一、替代效应/83


    二、收入效应/83


    三、价格效应/85


    四、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85


    五、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87


  本章小结/88


  习题/90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95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96


    一、生产及厂商/96


    二、生产要素/98


    三、生产函数及其种类/98


  第二节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00


    一、短期生产函数及公式/100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00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02


    四、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03


  第三节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104


    一、长期生产函数及公式/104


    二、等产量曲线/104


    三、等成本曲线/108


    四、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110


    五、生产扩展线/112


  第四节  规模报酬/112


    一、规模报酬递增/112


    二、规模报酬不变/113


    三、规模报酬递减/113


  本章小结/114


  习题/115


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121


  第一节  成本概述/123


    一、成本的含义/123


    二、几种主要成本/123


  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125


    一、短期成本/125


    二、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129


    三、短期成本曲线的性质/129


  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131


    一、长期总成本/131


    二、长期平均成本/132


    三、长期边际成本/133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135


    一、厂商的收益/135


    二、利润最大化原则/136


  本章小结/137


  习题/139


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143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145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145


    二、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收益/146


    三、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短期均衡/147


    四、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长期均衡/150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153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153


    二、形成垄断的原因/154


    三、完全垄断市场下厂商的收益/155


    四、完全垄断市场下的厂商均衡/156


    五、垄断厂商的差别价格/157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159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160


    二、垄断竞争市场下厂商的需求曲线/161


    三、垄断竞争市场下的厂商均衡/162


    四、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下长期均衡的比较/164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165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165


    二、独立行动/165


    三、相互勾结/167


    四、博弈论初探/168


  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173


  本章小结/174


  习题/174


第七章  分配理论/181


  第一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83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183


    二、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84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187


    一、工资理论/187


    二、利息理论/191


    三、地租理论/192


    四、利润理论/195


  第三节  平等与效率/196


    一、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196


    二、收入不平等的原因/200


    三、平等与公平/203


  本章小结/206


  习题/206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209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10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10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212


  第二节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216


    一、名义GDP与实际GDP概述/216


    二、GDP的缺陷/218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重要经济指标/219


    一、国内生产净值/219


    二、国民生产总值/219


    三、国民生产净值/219


    四、国民收入/220


    五、个人收入/220


    六、个人可支配收入/220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221


    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221


    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222


    三、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223


  本章小结/225


  习题/225


第九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29


  第一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31


    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231


    二、消费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32


    三、储蓄函数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33


  第二节  乘数理论/233


    一、投资乘数/234


    二、政府购买乘数/235


    三、税收乘数/235


    四、平衡预算乘数/236


  第三节  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236


    一、投资的决定/237


    二、IS曲线/238


    三、利息率的决定/240


    四、LM曲线/242


    五、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244


  第四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246


    一、AD曲线/246


    二、AS曲线/248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250


  本章小结/253


  习题/254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257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259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259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260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261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261


    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264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266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266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268


    三、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269


    四、结构性的通货膨胀/270


  第三节  失业与菲利普斯曲线/271


    一、失业及其影响/271


    二、失业的种类与原因/274


    三、菲利普斯曲线/279


    四、20世纪70年代的新经济现象——停滞膨胀/281


  本章小结/283


  习题/284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289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290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与目标/290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292


  第二节  财政政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