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四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27725
  • 4版
  • 45934
  • 0043150373-9
  • 平装
  • 16流
  • 2014年3月
  • 384
  • 368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H14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陆俭明编著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自2005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肯定。但近十年来,无论是国际语言学还是我国汉语语法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满足广大学习者了解新知的需求,故对原书进行了较大的增订。本次增订在内容上有较大变化,在理论方法上坚持多元论。既紧扣语法分析方法。同时又注意吸收语言学的新认识,尽可能反映当今汉语语法研究新的发展趋势。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有助于学习者更新语言学知识,拓宽汉语语法研究的视野;加深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好必要的语法分析的种种理论方法,为进行汉语语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绪论


    0.1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语言的新认识


    0.2  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O.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


    0.4  语法和语音、语义


    0.5  关于语法单位


    0.6  为什么需要研究汉语语法?


    0.7  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0.8  汉语语言学工作者应有的语法分析能力


    0.9  关于结构关系的多重性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


    1.2  词类是概括词的分类一一兼说词的同一性


    1.3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1.5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问题


    1.6  对高名凯先生“汉语无词类”论的再认识


    1.7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8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二节  层次分析法


    2.1  关于汉语句法分析


    2.2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2.3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4  关于层次分析法


    2.5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6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2.7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3.4  变换分析法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3.5  变换分析法的作用


    3.6  变换分析法的局限


第四节  语义特征分析法


    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法的产生


    4.2  关于语义特征


    4.3  关于“名词[施事]十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歧义句式


    4.4  关于“动词十了十时量+了”歧义句式


    4.5  关于“动词+有”句法格式


    4.6  关于“形容词+(一)点儿!”祈使句式


    4.7  关于“名词+了”句法格式


    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节  配价分析法


    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


    5.2  “喝啤酒的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3  由动词性词语带“的”形成的“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


    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5  形容词都能受介词结构“对”的修饰吗?  


    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  


    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5.8  配价分析法的作用与局限


第六节  语义指向分析法


    6.1  “语义指向分析”的含义


    6.2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6.3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  


    6.4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6.5  “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能省不能省的问题


    6.6  “究竟”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


    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  


    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七节  语义范畴分析法


    7.1  汉语句法研究中必须关注语义问题


    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6  顺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八节  形式学派语法分析思路


    8.1  关于形式语言学派


    8.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分析思路


    8.3  关于切分、等同、分类、组合


    8.4  关于分布分析法


    8.5  关于替换分析法与扩展分析法


    8.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8.7  用乔姆斯基的“中心词”理论重新分析“名词+的+动词”结构


    8.8  关于轻动词理论分析


第九节  功能学派的分析思路


    9.1  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和关注领域


    9.2  从篇章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9.3  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9.4  以动态浮现语法观解释语法现象


    9.5  从话语交际的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9.6  从信息结构角度解释语法现象


第十节  认知学派的分析思路


    10.1  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和研究领域


    10.2  人类认知的共性与个性


    10.3  关于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分析


    10.4  关于语义强度等级分析*


    10.5  关于意象图式分析


    10.6  关于隐喻和转喻分析


    10.7  关于“有界”和“无界”分析


    10.8  关于“范畴化”与“非范畴化”分析


    10.9  关于构式语法分析


    10.10  再说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第十一节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11.1  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11.2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11.3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11.4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一一比较分析


    11.5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


    11.6  虚词研究中切忌将虚词所在的格式义


    视为虚词的意义


第十二节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12.1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12. 2  当今汉语语法应用研究的三个领域


    12.3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12.4  面向汉语作为二语/外语教学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12. 5  面向语文教学的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结束语一一应有的研究素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