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65258
- 33813
- 47184625-3
- 16开
- 2017年1月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X506
- 环境工程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环境污染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着重阐述了植物对污染环境的修复功能。本书共分6章,分别阐述了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来源及其迁移转化规律;典型污染物质对植物形态、生理代谢的影响和危害以及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植物对污染环境的净化功能;植物对污染环境的修复潜力及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实例;植物对环境污染的监测等内容。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目录
第1章环境污染物及其迁移规律11.1大气中的污染物质11.1.1大气污染定义11.1.2大气污染分类11.1.3主要大气污染物21.1.4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51.1.5大气污染的危害51.2水体污染类型及其典型污染物61.2.1水体污染的定义61.2.2水体污染的类别61.2.3水体污染物及其危害81.2.4海洋污染111.3土壤污染及其典型污染物141.3.1土壤污染141.3.2土壤污染类型191.3.3土壤污染物来源201.3.4土壤污染物种类、性质201.3.5土壤污染的防治231.4固体废弃物231.4.1固体废弃物的定义231.4.2固体废弃物的种类241.4.3工业有害废渣261.5光、热、噪声污染301.5.1光污染301.5.2热污染321.5.3噪声污染371.6污染物的迁移、转化381.6.1污染物的迁移与循环381.6.2污染物的转化42第2章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与反馈442.1植物对环境污染响应与反馈通论442.1.1植物对环境污染响应与反馈的形态机制442.1.2植物对环境污染响应与反馈的生理机制472.1.3植物对环境污染响应与反馈的分子机制542.2水生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及反馈582.2.1环境污染对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582.2.2沉水植物对水体污染的响应及反馈592.2.3浮水植物对水体污染的响应及反馈632.2.4挺水植物对水体污染的响应及反馈652.3陆生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及反馈672.3.1陆生植物对土壤污染的响应及反馈672.3.2陆生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响应及反馈862.4植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与植物的进化1042.4.1环境污染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042.4.2植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与植物的进化105第3章植物对污染环境的净化功能1093.1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1103.1.1绿色植物防治二氧化碳污染1103.1.2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1113.1.3绿色植物的减尘滞尘作用1163.1.4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1173.1.5植物对大气中放辐射性物质污染的净化作用1183.1.6植物对室内空气的净化1183.1.7树木精油和树皮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1193.2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净化1203.2.1森林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1203.2.2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1213.2.3木炭及植物的皮、壳等对污水的净化1313.2.4藻类植物对污水的净化1323.2.5植物对水中细菌的杀灭作用1333.3植物对土壤中污染物的净化1333.3.1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净化1343.3.2植物对污染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净化1443.3.3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的改良1473.3.4影响植物净化污染土壤的因素1483.4植物对热、噪声污染的净化1483.4.1植物对热污染的净化1483.4.2植物对噪声污染的净化149第4章植物修复工程1514.1植物修复的机理1534.1.1植物修复的概念、特点1534.1.2植物修复的机理1554.2植物修复的影响因素1754.2.1植物特性1754.2.2土壤性质1774.2.3水环境条件1794.2.4气象条件的影响1804.2.5耕作方式1804.2.6植物损伤因子和机械阻力1804.2.7微生物的影响1804.2.8污染物特性1814.2.9添加剂的影响1824.2.10复合型人才的需求1834.3提高植物修复能力的途径1834.3.1修复植物品种的自然变异体筛选1834.3.2人工诱变修复植物变异体的筛选1864.3.3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修复植物的遗传特性1874.3.4调节重金属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1904.3.5提高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效果1934.3.6土壤环境的调控措施1944.3.7增施营养元素1954.3.8栽培措施1964.4环境修复工程中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1964.4.1物理治理方法及适用范围1974.4.2化学治理方法及适用范围1984.4.3微生物修复方法1994.4.4植物治理方法及适用范围2004.4.5不同修复技术的联合2024.5植物修复工程的可行性分析2034.5.1植物修复工程方案的简述2044.5.2植物修复工程的技术可行性研究2054.5.3植物修复工程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分析2064.5.4植物修复工程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分析2084.5.5管理可行性分析210第5章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2115.1水生植物修复体系2115.1.1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修复2115.1.2富氧化水体修复的优化设计2145.1.3新疆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绿色生态工程2165.2陆生植物修复体系2175.2.1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修复2175.2.2植物对土壤有机污染的修复2205.2.3植物对固体废物的修复2225.2.4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2265.3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2315.3.1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2315.3.2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234第6章植物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作用2366.1植物监测及其应用2366.1.1植物监测的定义及特点2366.1.2植物监测的任务2386.1.3分子标志物在植物监测中的应用2386.2植物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作用2396.2.1植物监测大气污染的有关方法与技术2406.2.2大气污染植物主动监测2446.2.3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植物监测2466.3植物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作用2476.3.1水体污染植物监测的方法2486.3.2水体污染植物监测举例2546.4植物在土壤污染监测中的作用2556.4.1利用植物监测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2556.4.2指示植物的选择257参考文献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