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李志林)(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53347
  • 32482
  • 2016年1月
  • 本科化学
  • 未分类
  • 本科化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化学实验的预备知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全面覆盖了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在保持第一版基本格局的前提下,作者重新审定了全部内容,增加了综合设计与探索性实验项目。实验按照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分为三大类。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2版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应用化学、生命科学、材料以及环境等专业,农林院校及医学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高校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实验室预备知识
  第一节  怎样进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第二节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
    一、常见化学毒物
    二、安全守则
    三、剧毒、易燃、易爆和具有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规则
    四、安全用电常识
    五、灭火常识
    六、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
    七、“三废”处理
  第三节  标准知识介绍
    一、国际标准
    二、我国标准的类别
    三、标准的编号
  第四节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第二章  误差概念有效数字作图
  一、测量中的误差
  二、有效数字
  三、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四、作图方法简介
第三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与基本操作
  第一节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
  第二节  无机及分析化学基本操作
    一、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二、加热的方法
    三、冷却方法与制冷剂
    四、玻璃操作和塞子钻孔
    五、称量
    六、液体体积的量度
    七、化学药品的取用
    八、化学试剂的存放
    九、溶液的配制
    十、气体的发生、净化、干燥和收集
    十一、滤纸、烧结过滤器
    十二、试纸
    十三、搅拌
    十四、溶解与沉淀
    十五、结晶和固液分离
    十六、固体的干燥
    十七、温度测量仪表
    十八、干燥剂、干燥器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十九、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第四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一、采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二、采样方案和采样记录
  三、采样技术
  四、固体化工产品的采样
  五、液体化工产品的采样
  六、其他产品的采样
第五章  实验
  实验一  安全教育、常用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
  实验二  玻璃管(棒)和滴管的制作
  实验三  由金属铜制备五水合硫酸铜
  实验四  化学试剂与药用氯化钠的制备与限度检验
  实验五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实验六  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七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与缓冲溶液
  实验八  分析天平性能的测定与称量练习
  实验九  容量器皿的校准
  实验十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一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二  醋酸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
  实验十三  食用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四  酸式磷酸酯的制备及其组分的测定
  实验十五  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十六  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七  铁的比色测定与条件实验
  实验十八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十九  水中钙、镁含量及总硬度的测定
  实验二十  生命相关元素(一)宏量元素
  实验二十一  生命相关元素(二)微量元素
  实验二十二  生命相关元素(三)污染(有毒)元素
  实验二十三  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二十四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二十五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实验二十六  药用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七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八  维生素C片剂的碘量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二十九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三十  生理盐水中NaCl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一  水质全盐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二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自来水中微量氟
  实验三十三  含铬废水的测定及其处理
  实验三十四  固体释氧剂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三十五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与组成分析
  实验三十六  侯氏联合制碱法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七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实验三十八  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
  实验三十九  微波法制备纳米磷酸钴及其表征
  实验四十  疏水二氧化硅的制备及表征
  实验四十一  碳酸铝铵分解制备纳米氧化铝
  实验四十二  液相反应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
  实验四十三  二氯化六氨合镍(Ⅱ)的制备、组成分析及物性测定
  实验四十四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合成及表征
附录
  附录一  pHS-3C型精密pH计的使用说明
  附录二  BP211D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附录三  自动滴定仪(ZD型自动滴定仪)
  附录四  721型分光光度计
  附录五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附录六  酸解离常数(29
  附录七  碱解离常数(29
  附录八  溶度积常数(29
  附录九  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附录十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附录十一  常用基准试剂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附录十二  不同温度下标准溶液的体积的补正值
  附录十三  常用标准溶液的保存期限
  附录十四  常用指示剂的配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