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作者: 《民事诉讼法学》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468939
- 1版
- 32249
- 0040185063-1
- 异16开
- 2017年3月
- 440
- 462
- 法学
- D925.101
- 法学类
- 本科
教材忠实体现和反映民事诉讼法典的基本精神和条文规定,从原理到程序,从审判到执行,从国内到国外,既宣传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又阐释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同时概括民事审判实践中的基本经验,可谓体系完备规整、结构清晰严密。每章之后设计复习要点及思考题,全书后附阅读文献,利于学生课下复习。此外,本教材运用二维码链接技术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和练习题即测即评,便于学生随时随地查阅和使用。
前辅文
绪论
一、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历程
三、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关系
四、学习民事诉讼法学的方法
五、学习民事诉讼法学的意义
六、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与特色
第一编 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与原则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第一节 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一、民事纠纷
二、民事诉讼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的特征
三、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四、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任务与效力
一、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
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四、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色
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诉与诉权
一、诉
二、诉权
第二节 诉讼标的
一、诉讼标的的概念
二、诉讼标的的功能
三、诉讼标的的识别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民事诉讼中的法律事实
第四节 民事诉讼价值
一、民事诉讼价值概述
二、公正价值
三、诉讼效益价值
四、民事诉讼价值的协调及其在我国的实现
第五节 民事诉讼模式
一、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二、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
三、我国民事诉讼模式
第六节 既判力
一、既判力概述
二、既判力的客观范围
三、既判力的主体范围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第二节 当事人平等原则
一、平等原则的概念
二、平等原则的内容
第三节 处分原则
一、处分原则的概念
二、处分原则的内容
第四节 辩论原则
一、辩论原则的概念
二、辩论原则的内容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第六节 自愿合法调解原则
一、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的概念
二、自愿合法调解原则的内容
三、调解和判决的关系
第七节 民事检察监督原则
一、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概念
二、民事检察监督原则的内容
第八节 支持起诉原则
一、支持起诉原则的概念
二、支持起诉原则的内容
第二编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第四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民事审判基本制度概述
一、民事审判基本制度的概念
二、民事审判基本制度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区别
第二节 合议制度
一、合议制度的概念
二、合议制度的内容
三、合议制度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 回避制度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
二、回避制度的内容
第四节 公开审判制度
一、公开审判制度的概念
二、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
三、公开审判制度的例外
第五节 两审终审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度的概念
二、两审终审制度的内容
第五章 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 当事人
一、当事人概述
二、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三、当事人适格
四、公益诉讼当事人适格的特别规定
五、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第二节 共同诉讼
一、共同诉讼概述
二、必要共同诉讼
三、普通共同诉讼
第三节 诉讼代表人
一、诉讼代表人概述
二、代表人诉讼的种类
三、诉讼代表人的资格与权限
四、关于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
第四节 第三人
一、第三人概述
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第五节 诉讼代理人
一、诉讼代理人概述
二、民事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