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基础与生物学效应
作者: 林晓明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9787565911668
- 22446
- 0049163491-1
- 平装
- 16开
- 2015年6月
- 理学
- 生物学
- Q562
- 医学
- 研究生、本科等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叶黄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食物来源和生物学作用以及与相关人体疾病的关系。特别是对叶黄素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包括叶黄素生物学作用的客观评价、叶黄素补充剂的建议食用量、过量食用的不良反应以及对不良反应的控制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学术性、系统性、开创性和应用性。每章开始处撰有摘要,以便读者提纲挈领地把握本章的重点和精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选修教材,也可作为医务人员以及从事相关食品研究、监管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 叶黄素研究简史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研究简史
一、类胡萝卜素的发现
二、叶黄素的发现
第二节 研究进展
一、叶黄素与抗氧化活性
二、叶黄素与视网膜光损伤
三、叶黄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四、叶黄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五、叶黄素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第三节 重要历史人物
一、Adolf Lieben
二、Richard Kuhn
三、Richard A.Bone和John T.Landrum
第二章 叶黄素的分类、结构与理化性质
第一节 分类与命名
一、分类
二、命名
第二节 结构与构型
一、分子结构
二、构型与同分异构体
第三节 理化陛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三、加工烹调对叶黄素的影响
第三章 天然叶黄素的分布、食物来源与生物合成
第一节 天然叶黄素的分布
一、植物
二、藻类
三、动物
第二节 食物来源与影响因素
一、食物来源
二、食物中叶黄素含量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生物合成
一、生物合成途径
二、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天然玉米黄素的来源
一、植物
二、微生物与藻类
三、动物
第四章 叶黄素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第一节 叶黄素的消化、吸收与影响因素
一、消化与吸收
二、影响因素
第二节 叶黄素的代谢
一、转运
二、分布与贮存
三、转化与排出
第五章 叶黄素的生物学作用
第一节 构成视网膜黄斑色素
一、视网膜结构与黄斑
二、叶黄素与视网膜黄斑色素
三、黄斑色素密度的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
第二节 滤过蓝光
一、概述
二、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
三、叶黄素滤过蓝光作用与机制
第三节 抗氧化作用
一、氧化应激与自由基
二、氧化应激损伤与疾病
三、叶黄素的抗氧化作用
四、叶黄素抗氧化作用的机制
第四节 免疫保护作用
一、免疫保护与活性氧自由基
二、叶黄素的免疫保护作用
三、叶黄素免疫保护作用的机制
第六章 叶黄素与相关疾病
第一节 视网膜光损伤
一、概述
二、叶黄素与视网膜光损伤
三、叶黄素对视网膜光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
四、视网膜光损伤的预防
第二节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一、概述
二、叶黄素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三、叶黄素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防与治疗的机制
第三节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一、晶状体
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概述
三、叶黄素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四、叶黄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预防与治疗的机制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
一、概述
二、叶黄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三、叶黄素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与治疗的机制
第五节 紫外线皮肤光损伤
一、概述
二、皮肤中的叶黄素与其他类胡萝卜素
三、叶黄素与紫外线皮肤光损伤
四、叶黄素对紫外线皮肤光损伤预防与治疗的机制
第六节 癌症
一、概述
二、叶黄素与癌症
三、叶黄素潜在抑癌的可能机制
第七节 阿尔茨海默病
一、概述
二、叶黄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三、叶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机制
第七章 叶黄素的食用量与食用安全性
第一节 叶黄素的食用量
一、膳食摄人量
二、食品添加剂与营养强化剂中的使用量
三、人群与临床研究中的干预剂量
四、叶黄素补充剂的建议食用量
第二节 叶黄素的食用安全性
一、ADI与食用安全性
二、食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三、人体食用的安全性
第八章 叶黄素研究的关注点
第一节 叶黄素生物学作用的评价
一、生物学作用的基础
二、生物学作用与相关疾病的预防
三、叶黄素对视觉无直接作用
四、叶黄素生物学作用的讨论与思考
第二节 叶黄素的不良反应
一、叶黄素的不良反应与界定
二、叶黄素不良反应的控制
英文缩略语简表
彩图